日出台東–縱谷文化景觀

Book Cover: 日出台東–縱谷文化景觀

臺東縣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生活圈,臺東平原、東海岸地區、縱谷地區與南迴地區。縱谷地區雖有較寬廣的平原,但受限於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卻成臺東縣內聚落,最後形成、開發最遲的地方。

縱谷地區本為不適人居砂礫之谷,歷經清代的拓墾,日治時代的經營,到戰後持續的開發,才有今日臺東米倉的形成。其中水利工程的興建,最具關鍵,從清代的新開園圳,日治時代的盛土圳、里壟圳,到戰後的池上、關山、鹿野大圳,很多水圳是墾民自行集資、出工開鑿,受限於自然環境,常受颱風襲毀。屢毀屢開,其艱辛之狀,常數倍於西部臺灣。

縱谷地區的漢籍人口比例在四個生活圈中最高,恆春阿美、西拉雅平埔族在移入縱谷之前,或已接觸漢人文化、或已完全漢化,移入之後,幾乎完全接受漢人民間信仰。以阿美族而言,除耶和華王國見證人聚會所尚能維持百人聚會之外,其他教會都有日趨衰微之勢。

布農族人雖在戰後接受西方宗教,但與漢人接觸日久,接受漢人民間信仰者日眾,甚有後來居上之勢。與東海岸的阿美族、南迴線的排灣族相較,縱谷地區布農族受基督教派的影響,較為薄弱。

書籍資訊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交通部觀光局

主辦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出版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發行人:林永發

主編:趙川明

撰稿:趙川明、林韻梅、姜國彰、陳孫華、張堯城、王河盛、黃學堂、羅菊妹

美編:林至利、徐琬媜

攝影:趙慕倫

總策劃:江愚、韓紹華

策劃執行:鍾立君、張筱雲

編輯小組:張月昭、莊道揚、陳勝興、洪玉華、朱春霞

地址:臺東市大同路254號

初版:中華民國100年12月

ISBN:978-986-03-0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