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台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

南迴地區是指知本溪以南,塔瓦溪以北,東濱太平洋,西抵中央山脈分水嶺之間的地區,全區海岸長達60餘公里,除部分被河川切割外,全都是直逼海岸的斷層。境內南端中央山脈,高度下降到1000公尺以下,亦較利於翻越。因此,南迴地區三、四百年來就為臺東陸上交通走廊,各族群東西往來遷徙、清代官道、日治時代的南迴公路,都沿此路線。
最早在南迴地區活動的是今太麻里鄉的排灣族,他們自稱起源於發祥地巴那巴那樣(panapanaya,三和海濱南迴鐵、公路間,卑南族的發祥地),口傳歷史中亦稱其創社始祖為卑南族,至第5代才娶排灣族女,傳入排灣文化。荷據時期,已有大麻里、大武窟、大得吉、虷仔崙、察腊密等社,以大麻里社最強,勢力最大。
書籍資訊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承辦單位:臺東市後山生活美學協會
發行人:林永發
主編:趙川明、林韻梅、林登榮
撰稿:趙川明、林韻梅、林登榮、王河盛、李玉芬
美編:林至利、侯方達、徐琬媜
攝影:趙慕倫、陳議星、林登榮、趙川明、楊慶枝
總策劃:江愚
策劃執行:鍾立君
編輯小組:張月昭、莊道揚、陳勝興、洪玉華、賴惠敏
出版者: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地址:臺東市大同路254號
初版:中華民國99年12月
ISBN:978-986-02-6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