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鄉幼兒鄉土教育-芝蔴村幼兒園-繽紛吉安

教案主題:繽紛吉安(周邊社區)

單元一:發現芝蔴村
班級/幼兒年齡:大班/5-6歲
活 動 時 間:10分鐘
設計者:組長/王子敏 組員:蘇惠美/林美惠/賴美珍/李靜宜/吳沛臻
活動緣起
透過課程能對自己生長的鄉土有更多認知的情懷,再加上幼兒生活中人、事、物的互動與學習,多以鄰近社區為主要核心,鄉土是他們生活成長的地方,因此鄉土教材取自幼兒熟悉的鄉土景點與文化資源,最能結合成長中的經驗,引起學習的動機,發展具有深厚意義的鄉土認同意識及文化價值。
課程目標
1、引發對主題的學習興趣。
2、學習專心聆聽故事。
3、增進語文表達能力。
4、能透過地圖,介紹自己家鄉的位置,及學校附近有哪些明顯的景物與位置
學習指標
語-大-2-3-4 以不同的話語語氣和聲調描述生活經驗中的對話。
社—1-5-1 探索社區中的人事物活動場所及其與自己的關係。
認-大-1-1-2 以自己為定點辨認物體與自己位置間的上下、前後,左右關係。
教學資源
吉安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活動內容與過程
老師拿出台灣地圖、花蓮縣地圖、吉安鄉行政區域圖,請小朋友說出芝蔴村幼兒園的位置,並請幼兒說出自己住在哪裡/ 哪一個村?
◎發展活動
探討與發表:
1、 老師請小朋友說出芝蔴村幼兒園附近是什麼樣子? 喜歡什麼樣的社區?園所附近有哪些特別或
不一樣的地方?
二、老師介紹芝蔴村幼兒園所在的村落地名由來:『北昌村』:因本地長有一種毒樹,生有紅色的果實,食用後會發癢中毒,而這種毒樹,族人稱為kenuy(音譯根努夷),因此,本部落命名為kenuy。台灣光復前,因農路縱橫交錯,住戶發記為散戶,雜亂無章,行政管輛沿用日治時代的劃分,今花蓮市與吉安鄉的地界,自立路以西、莊敬路以南,富祥路以東,劃為吉安鄉北昌村。
(二)桌遊-網格迷宮。
1、從芝蔴村幼兒園為起始點開始往上走只要遇到橫向線就要轉彎往上走。
◎綜合活動
進行學習單「我家在哪裡」,並標示自己的居住地塗上顏色作為顯示。

單元二:吉安四寶
班級/幼兒年齡:大班5~6歲
活 動 時 間:10分鐘
設計者:組長/王子敏 組員:蘇惠美/林美惠/賴美珍/李靜宜/吳沛臻
活動緣起
除了認識我們所在的居住地花蓮縣吉安鄉之外,透過美食來引發幼兒對在地食材的認識,利用桌遊的方式配對碰讓孩子操作學習,進而提升幼兒對學習上的成就感!就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探索認識我們在地盛產的美食三寶!
課程目標
1、認識吉安四寶。
2、學習團體互助合作的能力。
學習指標
認-大-1-1-5 運用標準單位測量自然現象或文化產物特徵的訊息。
社-大-2-2-3 考量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和興趣和他人分工合作。
教學資源
原始食材:龍鬚菜、芋頭、韭菜、吉安米。卡牌
活動內容與過程
◎引起動機
展示吉安四寶(龍鬚菜、芋頭、韭菜、吉安米)的原始食材。
◎發展活動
一、討論與發表
1、老師介紹/認識吉安四寶的名稱和產地(吉安/福興/南華)。
2、請幼生實際觸摸食材。
3、請幼生說一說四寶的不同/外型/味道。
(二) 食材和圖片配對活動-翻翻樂 配件-卡牌/機制-記憶
1、老師拿出龍鬚菜的圖卡翻至背面小朋友輪流翻牌,一次翻兩張,如果圖案依樣配成對就可以拿走。
◎綜合活動
1、請幼兒分享遊戲的樂趣與感想
2、進行學習單「葉子拓印畫」分享學習單

單元三:吉響如意
班級/幼兒年齡:大班5~6歲
活 動 時 間:60分鐘
設計者:組長/王子敏 組員:蘇惠美/林美惠/賴美珍/李靜宜/吳沛臻
活動緣起
我們透過在地文化的居住環境下,引導幼兒就近深入在地家鄉的美食特色,讓幼兒體驗烹飪食材的樂趣,進而提升幼兒對學習上的成就感!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探索認識我們在地盛產的美食三寶!
課程目標
1、認識吉安四寶。
2、對不同食物的文化產生包容性。
學習指標
語-大-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社-大-2-2-3 考量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和興趣和他人分工合作。
教學資源
原始食材:龍鬚菜、芋頭、韭菜、吉安米。
活動內容與過程
◎引起動機
回顧上週以桌遊的方式認識吉安四寶(龍鬚菜、韭菜、芋頭、吉安米),老師介紹吉安四寶除了可以玩樂之外,老師引導幼生體驗吉安四寶變成一道道的美食佳餚。
◎發展活動
1、老師準備吉安四寶,請幼生分組進行食材的清洗/切割/挑菜。
2、老師進行食材的亨調/品嚐。
3、請幼兒票選出最喜歡的一道菜色,如(芋頭稀飯、韭菜煎蛋、涼拌龍鬚菜)。
◎綜合活動
1、請幼兒分享活動的樂趣與感想
2、進行學習單「蓋印畫」分享學習單

單元四:探訪廟宇
班級/幼兒年齡:大班5~6歲
活 動 時 間:60分鐘
設計者:組長/王子敏 組員:蘇惠美/林美惠/賴美珍/李靜宜/吳沛臻
活動緣起
花蓮縣吉安鄉勝安宮,台灣第一座主祀虛空無極天上王母娘娘的廟宇,是花蓮知名且香火鼎盛的道教勝地,規模宏偉,且具有豐富建築特色的道觀。
課程目標
1、能知道瑤池金母的生平與貢獻。
2、能認識慈惠堂,了解慈惠堂與當地生活的關係。
3、能欣賞古蹟。
學習指標
語-大-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情節與主題。
社-大-1-6-3 樂於參與多元文化的活動。
社-大- 1-2-3 察覺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
家鄉的關懷。
語-大-2-2-1 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美-大-2-2-2 認識居住城鎮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教學資源
影片欣賞
學習指標
活動內容與過程
◎引起動機
老師展示相片或影片,供幼兒欣賞。
◎發展活動
一、討論與發表
1、請幼生說一說是否去過影片中的地方。
2、請幼生說出廟宇與一般建築有哪裡不同?
3、老師說慈惠堂的歷史,介紹慈惠堂的地理 位置、廟宇裝飾之美(動物、植物、人物、)及建
築之美(石雕、木雕、彩繪、文物之美)。
(二)大富翁
1、2-4個人一組。
2、以芝蔴村幼兒園為起點,慈惠堂為終點。
芝蔴村→小巢房屋→紅綠燈→全家超商→富貴火鍋店→地6攤牛排→全聯→紅綠燈→199→五金行→全家超商→紅綠燈→教堂→廟口碗粿→紅綠燈→慈惠堂(終點)
3、遇到紅綠燈,退2步,下一個人丟骰子,直到有人走到終點。
(三)扮演活動
隨著音樂擺動身體,運用樂器敲鑼打鼓。
◎綜合活動
1.請幼兒分享活動的樂趣與感想
2.進行學習單「小小建築師」分享學習單

單元五:吉野仙蹤
班級/幼兒年齡:大班5~6歲
活 動 時 間:60分鐘
設計者:組長/王子敏 組員:蘇惠美/林美惠/賴美珍/李靜宜/吳沛臻
活動緣起
吉安鄉擁有著市區的便捷,動人的農村景致又有鄉間的自然清新、豐富的移民人文歷史與景觀特色。漫遊吉安是深度的最好體驗方式,讓吉安充滿無限的魅力。透過在地景點踏青遊玩,讓幼兒能夠更加認識我們的居住地『吉安鄉』。
課程目標
讓孩子體驗走入田園,實地採收吉安四寶。
學習指標
認-大-1-3-1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社-大-1-5-1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
語-大-1-4-2 知道能使用圖像記錄與說明。
教學資源
實地踏青、觀察吉安四寶
活動內容與過程
◎引起動機
搭乘遊覽車前往吉安鄉公所,探索鄉間田野學習之旅。為了提升幼兒對在地吉安四寶的認識,瞭解環境與生活的關係,藉由此活動,帶領幼兒認識食材進而走入田園。
◎發展活動
老師帶小朋友到吉安四寶的田野/產地進行踏青,實地認識食材的種植和採摘龍鬚菜/挖芋頭…等等
的活動。
◎綜合活動
1.請幼兒分享活動的樂趣與感想
2.進行學習單「吉野仙蹤」分享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