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柏強文史導覽【明信片裡的風景:安通濯暖──活動回顧】

98裡作和國立東華大學合作「明信片裡的風景」系列走讀,配合「花蓮縣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此次的主題為「安通濯暖」,預定探訪玉里老街、協天宮、連家古厝、安通溫泉等文史景點,由玉里在地文史達人葉柏強帶著學員,一一尋訪不同時空下玉里的記憶。

是日,走讀學員與工作人員從花蓮市抵達走讀第一站玉里車站,展開走讀行程。

1917年,花東線鐵道通車至璞石閣,為了慶祝鐵道通車,日人將此地地名改為「玉里」,期許此地從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成長為光芒煥發的「美玉」。今日的玉里車站外貌樸拙簡約,取其原本的「璞玉」意象。

接著,訪百年老廟協天宮。

協天宮源起,乃是清將領吳光亮紮營之地,之後逐漸發展為廟宇,因著人們的虔誠,廟內的木雕、陶塑神像逐漸增加,又因為是清領時期發展起來,因此亦留存清文人遺風,擁有許多名人提寫之匾額。廟內正中央有匾額一塊,上書「後山保障」四大字,相傳為吳光亮所書,然實際上為其胞弟吳光忠所寫。匾額位於正殿中央之上,厚實木塊黑的發亮,乃是虔誠信徒供奉之香火,經年累月煙燻所形成。

眾人續訪本願山彌陀寺,聽聞了內部仍是昭和三年的建築本體及其歷史。沿著知名臭豆腐小店外的道路,聽葉柏強老師談論這條路以前為玉川,但是在民國七十七年改建為道路。接著又探訪當年八通關越通道路的起點,同時也是花71縣道的起點。對於那因為複雜的民族情仇而被拆除的石柱,憑空想像。

探訪華山寺,觀賞柏強老師口中「玉里鎮上最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像」,聽其回憶其童年時每年過年都跟家人都來此地拜拜,還有每年的浴佛大典上,盛滿玉蘭花的小轎子,免費的素麵,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誕生佛…..點點滴滴,既是回憶,也是民間的記憶。

從古車站到古溫泉,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當年樣貌,然而,留存於人們心中的記憶,永遠都鮮明。

從「璞石閣」到「玉里」 數位導覽故事地圖
>>>>>> http://culture.hccc.gov.tw/go/yNVLJDrK

#安通濯暖
#安通溫泉
#花蓮八景
#玉里協天宮
#玉里玉泉寺
#玉里華山寺
#玉里神社
#國家文化記憶庫